北京市延庆县西屯中心小学位于县城西侧,妫水河北岸的村落里,是一所朴实而优雅的花园式农村小学。中心校下设2所完小,3所村小,目前有教职工119人,学生933人。始建于1983年的西屯小学,校舍是几排整齐的老式平房,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繁华却有着清新的空气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学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但学校一直努力站在时代的前沿,确立了“在三个代表和三个面向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高举教育质量大旗,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以人为本,内涵发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科研促发展,突出英语特色,强化信息技术教育,营造优美、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
为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适应时代的需求,西屯小学重构学校文化,创建和谐校园。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构建信息化校园文化。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通过建网、建库、建队伍三个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练就一支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业务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制度和措施,支持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断完善干部逐层聘任制。干部队伍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敢于负责,办事效率高,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我校积极推荐符合“四化”标准,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中层干部作为后备干部人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干部周例会制度和干部参与教学活动记录制度,坚持每学年干部向全体教师述职制度,坚持干部包校制度,不断提高干部的个人素质和领导水平。几年中我校任用了两名副校级干部,六名中层干部,向外输送了一名校长。我校严格落实“十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施“名师、骨干教师”工程,启动对教师发展性评价,建立起了一支品行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我校学科教师本专业任课率达到100%,专任教师97%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全部达到中师及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0%以上。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95%的教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合格证。5位教师参加了“绿色耕耘”培训,8位教师参与县级“师带徒”活动,培养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8人。积极开展课题科研和校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善于实践,认真反思,在全国、市、县获奖发表的教科研论文120篇,2003年12月,跨入县农村优质校行列。“十五”期间我校共有120人参加续教学习,合格率达100%。地处远郊的西屯中心小学虽然信息和交通极不便利,但学校领导多方筹措改进学校环境,搭建信息化平台,把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作为特色工作来抓。“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可农村家庭的贫穷制约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为此学校从一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让农村的孩子尽早尽可能多的接触先进技术,掌握计算机操作。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怀下,学校于2003年建成校园网,NC教室、多媒体展示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也陆续组建起来。目前我校有服务器3台,固定多媒体展台4套,流动展台3套,中心校建有电子备课室,教师达到人手一机。
办“学习型学校”,建“学习型组织”,塑“学习型教师”是重构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师生齐头并进,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张建国校长在校会上经常强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责成专人充分利用并发掘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对干部教师进行了“育典网络课件”、“Flash动画”,“网络基础知识”、及其他应用软件的培训。通过培训、课件评优和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为老师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目前我校教师全员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Intel未来教育证书,老师们能熟练运用网络互传信息,能运用办公软件辅助工作,能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基本实现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中,课堂教学也悄然变化:学习环境网络化、教材呈现多媒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这些都促进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学校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有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信息技术活动。第二课堂里,学生“玩”得高兴,学得扎实,个人设计制作的专题网页、颇富想象力的演示文稿、电子报刊……异彩纷呈的学生作品展现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经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深化课程改革实验,西屯中心小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两年共获各级集体性奖励42项,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先进单位、延庆县农村教育优质学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延庆县科技先进单位、北京市体育标准先进单位等牌匾熠熠生辉,展现着西屯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